Lisa疯马秀事件如何评判?
康德和檀健次已经给出了答案!
近日,炙手可热的BLACKPINK女团中的成员Lisa宣布她将在法国出席疯马秀表演,这一消息直接引发网络上两种不同声音的碰撞。
一种是支持赞同lisa的,认为lisa是新时代女性自由的榜样,代表着女性可以自己决定性感,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
而另一种声音则是反对的,认为lisa是遭遇了性剥削,是在自降身价,是一种很新的塌房方式,Lisa作为世界偶像,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未成年粉丝,此举会对这些人造成不良影响,有偶像失格之嫌。
以上两种声音,你站哪一边呢?
其实不管哪一种声音,舆论的背后,值得我们思考的绝对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背后对三观的启发。
今天,我们抛开光明会等阴谋论的背景,借由康德的哲学思想,就lisa疯马秀事件来聊一聊,在大众思考力逐渐丧失,价值观容易崩塌的互联网时代里,我们如何跳出事件本身,保持自己独立又清醒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整个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偶像的自我表达与伦理责任
第二部分:如何平衡偶像崇拜与道德观
第三部分:优质图书推荐
偶像是什么?
檀健次作为初代偶像男团,在一次采访中说,偶像是一个标杆,是一个要以身作则的精神领袖,绝不是你拥有好看的皮囊,或者拥有一技之长,就能称之为偶像。
檀健次从身为偶像的角度诠释了偶像的社会道德责任。
而作为粉丝数最多的韩国偶像lisa,在全球最大社交平台Instagram上有着超过9500万的粉丝群体,她强大,独立而自信,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大女主”人设。
就是这样一个在很多人心目中近乎完美的女团偶像,却决定出演以裸舞秀著称的表演,这背后的动机众说纷纭。但很显然,Lisa的这个行为与檀健次给出的对于偶像的理解大相径庭。
我们看一下哲学家康德怎么说。在康德的思想中,有一个观点认为:个体有自由选择和自我表达的需要。
lisa作为个体当然也不例外,不管是通过疯马秀表演来讨好网传男友LV三公子,以便打入欧美圈,还是想借助参加性感疯马秀,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甚至是想通过自己的艺术表达来引发人们对审美和性别的思考等等,这都是lisa的自由选择和表达,是她追求自我实现的一部分。
但是,康德在认可个体的自由和自我表达的需要时,也明确强调,个体选择需要受到伦理法则的约束。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什么呢?
指的就是Lisa在做决定时,需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她身份的道德责任,也就是粉丝和社会观众对她的道德期望。
就目前来看,众多网友担心的地方在于,lisa的很多粉丝年龄小,会模仿偶像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网友会对Lisa的决定感到不满,质疑她对不起自己的粉丝。
毕竟一个公众人物,她的决策和行为影响的不仅是她个人,更是对她的粉丝群体,乃至社会大众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一下,如果每个公众人物都没有道德标准,我行我素行事,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在《康德说道德与人性》这本书中提到:“道德法则命令着每一个人必须有最严格的遵守。“
意思是,伦理责任被看作是个体的道德义务,这些义务应该是普遍适用的,所有人都必须遵守,不受特定情境或个体情感的影响,甚至对于公众人物,他们承担着比一般人更大的伦理责任。
而这就要求偶像们在自我表达和自由选择时,应该在普遍性道德原则的框架内发生,而不是割裂于道德责任之外。
就lisa疯马秀事件,因为尺度过大,给喜欢lisa的粉丝网友带来了不良的道德示范,这一行为显然已经被lisa割裂于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之外了。
正如《康德说道德与人性》中所说:“这类的行动,不管它是如何恰当,如何可爱,却并无真正的道德价值,只是与其他癖好,例如好荣誉的癖好,为同一层次的。因为这一“行动的”标准缺少了道德的意义”。
因此,公众人物在做出任何决定之前,都需要思考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行为和伦理责任是否相符,是否给自己的粉丝群体起到了健康的道德榜样示范,从而发挥自己作为公众人物的影响力,推动构建健康且积极向上的偶像崇拜文化。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会崇拜偶像?
有研究者认为,追寻偶像是追寻“理想自我”的表现,偶像崇拜是在自我否定期追求自我肯定和理想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助于粉丝们投射自我以及重新建构自我。
粉丝们会带着“偶像即我”的想法,将偶像看作自己的一个化身,在为偶像付出的过程中收获到自我感动与自我满足,认为偶像走向成功的过程里也包含着属于自己的一份荣耀。
偶像崇拜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当人们将某人视为偶像和榜样时,往往会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因为他们希望像偶像一样成功。
但偶像崇拜也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比如,过度崇拜偶像可能导致粉丝对偶像的行为和决策的盲目崇拜,甚至无视偶像的不道德行为,将偶像视为无可挑剔的。
所以,在偶像塌房事件频繁发生,道德底线不断受到挑战,人性思考被受冲击的情况下,我们到底该如何平衡偶像崇拜与道德感?
康德已经在他的思想理论中给出了答案。
第一、保持强烈的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个人内在的伦理和道德价值观的反映。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对道德感的重要性,是这样理解的:“不是道德法则何以在自身给出了一个动力,而是它作为一个动力,在心灵上产生了什么作用。”
可见,道德感作为一种动力,积极的指导着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分辨对错,并影响我们与他人的互动。
另外,在《康德说道德与人性》这本书中,康德说:“没有谁完全欠缺道德情感,因为倘若他完全感受不到这种情感,那么他在道德上就已经死了。”
可见,道德感是个体情感因素中理应具备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合格的人。
我们需要明确知道自己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观是什么,以及哪些行为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当我们的偶像做出与我们的底线相抵触的行为时,我们必须有勇气采取行动,停止支持偶像、纠正偶像行为,或寻找更值得崇拜的偶像。
在追求偶像崇拜与坚守道德感之间,应优选择坚守道德感,这点至关重要。
第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康德说道德与人性》这本书中,康德这样认为:“倘若我们能够对于一个人通过其内在以及外在行为显露出来的思想方式有深刻的洞察,也就是对这个主体的一种理智直观,那么我们就会明了:就那能够始终仅仅关涉道德法则的东西而言,现象的整个锁链依赖于作为物自身的主体的自发性,关于这种自发性的决定并不能够给出任何自然的解释。 ”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具备批判性思维时,我们就能正确的去看待偶像的行为,而不依赖于偶像对此行为的解释,以此来明确自己与偶像的关系,不再盲目地崇拜偶像。
我们需要让自己具备批判思考的能力,去判断偶像的行为和决策是否与我们的道德价值观一致。
而不是选择忽视或容忍不道德的行为,陷入心理学的“晕轮”效应,美化自己的偶像,认为偶像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被支持被理解。
第三,培养正向的价值观
阅读是培养正向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我非常鼓励大家多读书。
因为阅读是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将我们从狭窄的生活圈子中解救出来,从而开拓视野,避免陷入偏见的最有效方法。
当你读的书足够多时,在探讨道德和伦理问题时,你的思考,就会更深入更全面,你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价值观,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
不仅如此,阅读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提高我们的判断力,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做出明智的决策。
通过持续的阅读,我们还能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智力和道德品质,成为更富有洞察力、同情心和伦理责任感的个体。
最后,推荐大家阅读三本书。
《纯粹理性批判》
这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学习如何有效思考。
《康德说道德与人性》
如何解决道德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就读这本书,它涉及了思想大师们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帮助你提升对社会的认知!
《偶像的黄昏:如何用锤子哲思》
这是一本打破传统认知同时带有浓厚的尼采哲学思想的一本书,他清晰地剖析人性,教会你如何客观,批判的思考这个世界!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清晰理解偶像价值,平衡好偶像崇拜与道德的关系,在人生的路上保持独立且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