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10·27
文章详情

校友图书馆简介


校友图书馆是基于互联网建立的一座电子书公共图书馆。书籍由先进校友捐赠,同时向全国民众开放免费借阅;捐赠书籍均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正版电子书,内容正统可靠,是一座共捐共享的互联网公共图书馆。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是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模范

他们一生热爱读书,一生都为国家而奋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三位伟人的读书故事吧


毛泽东
好读书,更勤于广读天下奇书


毛泽东常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又说:“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

毛泽东一生爱读书、会读书。

他早年常说,读书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创奇事。

在陕北的时候,他不断写信给国统区的同志,要他们购书带回陕北。

从延安整风开始,向党内领导干部荐书,这也是毛泽东习惯的领导方法。

毛泽东晚年的择读,偏好中国文史,仅《红楼梦》便阅读和收藏了20种不同版本的线装书。

根据他留下的文字或当事人的一些记载,可归纳出他阅读、推荐和编拟的27个书目,涉及上千种书。

这当然远非毛泽东一生阅读的全部。

他逝世后,在中南海住地的藏书达9万多册,都是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他的需要陆续配置的,大部分都被他批注圈点过。

他的随身工作人员曾形容晚年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是:书以伴行,书以伴眠,甚至书以伴厕,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毛泽东一生将读书视为生命的需要、革命的动力和使命的依托。

如果说毛泽东的一生是一部英雄豪迈的乐章,那么,刻苦读书与大智大慧在其一生中则交相回响。


文字资料参考:《人民日报》、《中国历史研究院》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提到周恩来总理,人们总会想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励志名言。

这句话要追溯到上个世纪,魏校长的修身堂上发出“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勇跃回答,明智、做官、挣钱、吃饭等答案形形色色。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

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为之一振,再次问道,周恩来铿锵有力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魏校长不由得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哈哈哈!”

1917年,周总理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无题》: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那是一个秋天,19岁的周恩来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看到国内积贫积弱的面貌,毅然决定赴日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

他用这首雄伟的七绝,向世界传达了改变的决心。

周总理在最美的年华,写下最热血的诗篇。

他也用一生,践行了诗中的理想。

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文字资料参考:《新时代最美志愿者》



邓小平
博览群书,外国名著信手拈来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曾说:“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

这让人们误以为,邓小平是个不怎么读书的人。

其实,邓小平一生酷爱读书,并且博览群书。

邓小平很注意学习方法,他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

他没看过马恩全集,看的是选集,通读了列宁全集。

早年留学法国,邓小平“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并加入了共产党。

他在法国所读的主要是《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书籍。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里说,这些书籍是他的“入门老师”。

1926年他到莫斯科留学,深感“对于共产主义的研究太粗浅”,下定决心“能留俄一天,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己对于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

后来他一直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对一些外国名著,邓小平也信手拈来。

1986年10月28日,邓小平在会谈冰岛总理斯坦格里米尔·赫尔曼松过程中谈到自己早年看过的一本书,他说:“欧洲一个著名的文学家写了一部小说叫《冰岛渔夫》,我在20年代时就看过,了解到冰岛人民当时的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随后他感叹:“现在你们干得很好,发达起来了。”

邓小平会见前苏联客人的时候,谈到农业问题,邓小平随口就提起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

邓小平还喜欢外国人物传记,主要与“二战”及其军事生涯有关的,比如前苏联的朱可夫回忆录等。

邓小平的老部下张震回忆说:“小平同志特别聪明,他从来没上过军事院校,但是却能指挥千军万马。”


文字资料参考:《卧龙英才》


斯人已逝,风骨犹存。

伟人用自己鞠躬尽瘁的一生,为祖国带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人们对他们的思念,也是一年又一年。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追寻伟人足迹,爱上读书生活!


END


文章|校友图书馆            

图片|校友图书馆、包图网         

微博|@校友图书馆